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响应全国教育大会的部署要求,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,强化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,开发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教育资源,协同职业院校“走出去”,中北非国际教育创新联盟计划于2025年8月面向全国职业院校组织开展2025年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“双师型”师资课程培训。
培训旨在储备一批“精通专业、善教中文、爱岗适教”的、兼具中文教学和专项技能教学的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“双师型”教师,助力职业院校教师考取《国际中文教师证书》,为海外中资企业培养“精技术,通语言,懂文化”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优秀国际化师资。
【课程培训目标】
1.依据《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》,以《国际中文教师证书》考试为目标,着力提高职业院校国际中文教师汉语教学基础、汉语教学方法、中国概况、跨文化交际、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、教学组织和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。
2.围绕《国际中文教师证书》考试标准,努力以高水平通过率达到教育部对国内在职国际中文教育教师、外派持证上岗的中文教师的要求。
3.课程内容涵盖国内外优秀教学方法、中外课堂教学差异、跨文化交际能力、课堂教学模式传承与创新等,以提升专业教师国际中文课堂教学水平、中华文化传播能力、合作教研能力。
4.培育专业化、国际化、高水平师资队伍,助力职业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目标规划实施,提升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。
【课程培训对象】
1.热爱中华文化传播和国际中文教育的职业院校教师。
2.愿意参与职业教育“走出去”和致力于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教育的职业院校教师。
3.愿意承担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、企业海外员工培训等工作的职业院校专、兼职教师。
4.符合上述条件的各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处/外事处人员、语言类学科教师,从事孔子学院、孔子课堂、中文工坊、鲁班工坊等工作的相关教师等。
【课程培训内容】
(一)笔试培训课程
笔试培训课程由“国际中文教育基础课程”“《国际中文教师证书》专项培训课程”两部分组成,涵盖《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》中的“专业理念”“专业知识”“专业技能”“专业实践”“专业发展”五大模块。
国际中文教育基础课程采用微课形式,紧密围绕《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》与《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》,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,内容涉及“中文基础知识”“中文语言要素教学”“教学设计与组织”“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”等,该课程为线上自学课程。
《国际中文教师证书》专项培训课程采用直播授课形式,课程内容包括“专题讲座”“中文知识基础”“中华文化与中国国情”“二语习得理论与教育理论”“跨文化交际”“教学设计”“课堂组织与管理”等。
(二)面试培训课程
面试培训课程采用直播授课形式,课程内容紧密围绕《国际中文教师证书》面试考试重点、难点、要点等进行培训辅导,课程模块和课程具体安排另行通知。